徐州市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考试(1) 徐州市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答案
全卷共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荀子》一书中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A.周王的亲族 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C.周王的姻亲 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
2.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以下不属于古代希腊对世界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是
A.雅典民主政治 B.《荷马史诗》 C.浮力定律 D.法典
3.近代中国人在社会习俗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主要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后 C.戊戌变法后 D.辛亥革命后
4.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五四运动相关的是
A.民主、科学 B.团结抗战,一致对外
C.内惩国贼.外争国权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5.1938年,田汉为庆祝某一战役的胜利写了一首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一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腾冲战役 D.昆仑关战役
6.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在什么会议上颁布的
A. 中共七大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7.关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线成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B. 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
C. 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行不结盟运动
8.中国大陆赠送给台湾的两只大熊猫团团、圆圆已在台北市立动物园安家。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说,相信团团、圆圆是最可爱的和平天使。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当然要以中华文化的基础来加强两岸的交流,大家都应该会赞同。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
A.建立爱国统一阵线 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两岸实现“三通”
9.历史学习需要对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A.奴隶制——美国内战 B.封建制度——法国大革命
C.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D.克伦威尔独裁——光荣革命
10.“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连绵不断。这些战争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同时也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激起了当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拿破仑执政期间,经常发动对外战争 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C.拿破仑通过对外战争夺取了国家大权 D.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扩张的色彩
11.历史上,许多国家顺应时代的潮流,抢抓历史机遇,通过社会改革,走上了强国之路。明治维新就是其中一例,此次改革后,日本
A.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成为世界上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C.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欲望日益膨胀 D.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12.右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推动英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英国工业革命 D.早期殖民掠夺
13.有人说:“对于苏联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的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
A.战士共产主义政策 B. 社会主义工业化
C.农业集体化 D.新经济政策
14、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进入新旧交替时期,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多强是指①中国②美国③俄罗斯④欧盟⑤日本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15、右图是西班牙美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它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控诉法西斯的暴行 B.揭露资本主义的黑暗
C.描述一战的残酷 D.殖民地人民的苦难生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9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0分,卷面分1分,共30分。
(9分)1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思想解放”运动,儒家学说也得到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当前国家新一代领导人号召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儒学能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在吸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前提下焕发出新的光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春秋晚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爱人”主张主要是什么内容?(2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要求统治者怎样治国?(2分)
(2)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最大贡献是什么?他的这一贡献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3分)
(3)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从汉代以来,孔子一直被放在一个神坛上作为“圣人”的代表。在汉武帝时期,孔子是如何“被放在神坛上”的?(2分)
(10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的权利……”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略的,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引自《世界历史》
材料二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将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1858年林肯演说
(1)材料一出自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哪一部杰出的历史文献?请你写出这一时期与之类似的另外两部历史文献?(3分)
(2)资产阶级革命后,法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美国建立了联邦制、总统制,那么英国建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2分)
(3)阅读材料二,写出在林肯演说后不久美国历史上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转折点是什么?分析该事件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5分)
(10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香港《文汇报》2010年12月7日刊文说,中央已经连续七年将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领域,这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决策层对“三农”问题的最长关注周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材料二:“队里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三:“大包干,真正好,既简单,又明了,俺社员,开口笑,添新衣,盖新屋,吃陈粮,烧陈草。”
(1) 据材料一写出这封信内容反映的历史背景(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动的什么运动?结果如何?(3分)
(3)分析材料三得知,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4)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对比分析,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D D C B C D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A C D C A
二、非选择题
16、
(1)孔子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2分)孟子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2分)
(2)兴办私学(2分)影响:打破了由官家垄断教育的局面,使平民子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1分)
(3)采纳董仲舒。(1分)提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1分)
17
(1)《人权宣言》《权利法案》《独立宣言》(3分)
(2)君主立宪制(2分)
(3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分)颁布《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2分)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奴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又一障碍。(2分)
18
(1)土地改革运动(2分)
(2)大跃进运动(2分))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我国经济发展陷入长期停滞的困境。(1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分)
(4)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制定政策要适合本国国情,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开放性试题,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其它符合题意的也可酌情得分,2分)